2022年4月,我作為瓜達拉哈拉大學孔子學院(以下簡稱“瓜大孔院”)的首任中方院長來到了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,跟首都墨西哥城的喧囂比起來,瓜達拉哈拉顯得格外安靜,這里早晚溫差大,我常常在早上被凍醒,又在烈日當頭的白天汗流浹背,夜晚也在悶熱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睡。
瓜城的夏季氣候干燥,除了仙人掌、虎皮蘭,Jacaranda(藍花楹)、Primavera(白桃心木)、Tabachin(鳳凰樹)這三種開花的樹組成了美麗的風景,藍花楹藍紫色的花在風中搖曳,花色類似紫藤,美麗萬分;白桃心木的花是黃色的,一簇簇得掛滿枝頭,惹人喜愛;鳳凰樹則要高大一些,花朵是赤紅色的,遠遠望去如同燃燒的火把,裝點著盛夏的街頭,熱烈萬分。此外,瓜城隨處可見野生琴葉榕、橡皮樹、幸福樹,整個城市充滿著熱帶植物園一般的生機。
美麗的鳳凰樹
有樹,就有各種各樣的鳥,在城市各個角落,甚至是房前屋后,充滿了各種婉轉的鳥鳴,對于從小在城市生長的我來說,每天在鳥叫聲中醒來是一種難忘和愉快的體驗。我才疏學淺,實在不認得這些枝頭歌唱家的名號,它們有黑色的羽毛,像小型的烏鴉,但尾羽較長,身姿輕靈,叫聲實在好聽,比起百靈畫眉也毫不遜色。
這里的建筑也野蠻生長,城市的規劃透著拉美人天生的隨性,同一條街道內既有精致的百年老宅,也有胡搭亂建的小房子,有精巧設計的工作坊,也有門鎖緊閉、充滿了曖昧氣息的不明處所。游覽這座城市你得時刻打起精神,因為不知道下一個街口,你會遇到什么地方,見到什么人,這一切構成了瓜城生動的風景線。
說完城市印象,那么瓜城人是怎樣的呢?我要講三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。
第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是一位叫做何塞·恩里克的老先生。注意到他是每次孔院組織文化活動,總有一位頭發花白但風度翩翩的老人積極參加,經人介紹我才知道,他已經73歲了,是瓜大孔院目前年齡最大的學員。他是名退休醫生,學習中文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這個年紀沒有什么可懼怕的事情了,他說自己今后只會一步步走向另一個世界,所以想多學一點東西,包括學習一門語言。他喜歡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,看過中國電影,想去趟北京,看看紫禁城。為了學好中文,何塞克服了許多困難,例如聽力、口語和漢字書寫,面對自己孫女輩的老師,他一向親切和藹,從不因為自己年齡大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,每當看著他戴著老花鏡,逐字逐句地寫漢字,我們都深受感動。去年中秋活動,何塞走過來和我握手,我一時沒反應過來,他染了頭發,一身筆挺的西裝,看起來年輕了20歲,他說學習中文讓自己年輕了,青春煥發。
何塞(前排中)參加孔院組織中秋節活動
第二個人是一個服務生小姑娘。在我的住所附近有一家韓國餐館,我第一次去那里吃飯是和我的學生子童一起。到了店里,一個身量苗條的黑發墨西哥姑娘招待我們,盡管戴著口罩,但那雙美麗的眼睛讓我深信她是個小美人??赡芪覀兊恼f笑聲吸引了這個姑娘,她主動走上來問我們是不是在說chino mandarín(中文普通話),我的學生搶先說:“對呀對呀!”她便跟我們說自己也在學中文,但是在自學,我們大為震驚。我告訴她,瓜達拉哈拉大學孔子學院馬上就要成立了,歡迎你來學中文,中文是一門非常有用的語言,她立馬問我要了電話。當我第二次獨自去吃飯時,她又熱情地過來跟我打招呼,并做了自我介紹,她叫Yanina,在網絡上看了很多關于北京、上海和成都的視頻,中國的人文和地理都讓她著迷,她很想感受一下中國文化,她想知道孔院有沒有夜課或者線上課程。她想學中文的心激勵著我,一定要做好孔院的工作。半個月后,我在學員信息中看到了她的名字,她真的成了我們孔院的學生,祝愿她早日實現自己的中國夢。
Yanina參加孔院活動
我和第三個人的故事源自一次偶然。有一天,我在瓜達拉哈拉博物館里閑逛,遇到了一個Mariachi音樂(墨西哥街頭音樂)的超級發燒友。他的名字叫何塞,大約50來歲,他主動問我從哪里來,得知我來自中國,他開心極了,說自己也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朋友,他最喜歡看中國的舞獅表演,還給我上下比劃起小獅子的動作,逗得我哈哈大笑,當我問起他感興趣的音樂,他一下子來了興趣,拉著我直奔專門的展廳,從歌手的服飾到演奏的各種提琴、豎琴和鼓,他如數家珍,還跟我分享了很多樂隊和樂手的演出片段。何塞試圖給我解釋那些歌詞,我說,我能聽懂這些歌詞,它們是詩歌一樣的語言。我和何塞,互為知音,就這樣在博物館里聽了半個小時的情歌。
這就是3個瓜達拉哈拉人的故事,希望你喜歡。(作者系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)
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。
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:如需轉載,務必注明出處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。